河南农产品信息网欢迎您! |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情动态 » 正文

小蘑菇撑起大产业 图们市石岘镇发展食用菌产业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3-05-24  来源:吉林日报  浏览次数:1340
核心提示:图们市石岘镇发展食用菌产业纪实

从不认识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到各类食用菌在这里落地生根,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新产业;
  从一家发展食用菌农业,因为技术不到位而负债累累,到拥有200多家农户,年效益可达80多万元的食用菌产业园区;

从外地人来发展,到外地人来洽谈、收购……

5年多的时间,图们市石岘镇通过种植小蘑菇,发展成了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精品特色农业致富之路。

2008年,看中延边山好、水好、气候适宜的刘海涛夫妇从外地来到石岘镇,带来了发展食用菌项目的新思路。可不到一年时间,由于流动资金短缺,设备投入不足,加之市场行情不好,导致他们种植的金针菇没有按照预期带来相应收益,反而让这对夫妇负债累累。

就在他们心灰意冷,想要打道回府的时候,石岘镇党委书记王臣得知这个情况。他在详细了解培育失败原因和食用菌市场行情后,一个带动农民致富的点子在他的脑中形成:“新产业需要新农民,刘海涛夫妇俩都是大学生,他们的脑子更活,点子更新,想要改变石岘镇农民靠种地为生、月纯收入不足千元的实际,发展新型农业,势在必行”。

为了抓点带动全局,经石岘镇政府多方协调,100万元扶持资金很快在刘海涛夫妇手中到位。一年的时间里,他们调整项目,改种杏鲍菇,并增加设备投入,严格控制杂菌率,终于,良好的销路使他们尝到了食用菌带来的甜头。石岘镇的4个村相继开始栽培食用菌,还有一些村屯跃跃欲试。

过去食用菌种植产业多以家庭为主,不仅成本高,设备投入不足,导致杂菌率高,而且菌棒成功率仅在80%,农民面对的风险很大。由于用过的菌棒得不到充分利用,散落在田间地头,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如果成立园区,把这个新型产业规模化,那么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升设备先进性,还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此时,王臣的心里已经有了谱,开始谋划石岘镇食用菌产业的未来蓝图。

王臣率领石岘镇的相关领导到浙江、福建等地的食用菌基地考察,并多次邀请州内各地食用菌种植行家能手来石岘镇实地调研,进行座谈交流。2011年,石岘镇经过多方筹措资金,一个占地7万平方米,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康源食用菌基地,在石岘镇水南村建立起来。集中、专业的培菌室、冷藏室,重复高效利用的菌棒,统一收购产品,使得石岘镇的食用菌产业形成了优化组合,具备了市场竞争优势。

如今,康源食用菌基地已发展成为由刘海涛夫妇的合作社等两家食用菌合作社领办,参与农户200多家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农民入股,再打工赚工资的形式,使他们的收入大幅提升。刘海涛夫妇盖起34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年纯收入达100多万元。他们还创业带富,为农户低价提供培育好的菌棒,再以市场价回收产品,带动200多户农民进行食用菌生产。“当初如果没有政府的保驾护航,我们的理想不可能成为现实,现在也是我们该回馈奉献的时候了。”刘海涛对记者说。

为了让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在石岘镇这个食用菌基地,还有5户贫困党员的塑料大棚、菌棒全部由政府补贴提供,并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刘海涛也格外关照这几个大棚,采访过程中,他发现其中一个棚内的温度过高,连忙给对方打电话告诉他怎么操作,但还是不放心,又让有经验的农民过来帮忙。

木耳、杏鲍菇、平菇、猴头菇、香菇、滑子蘑、茶树菇等食用菌品种在康源食用菌基地一应俱全,无化肥农药,无污染,使他们的产品供不应求。“我们的基地是全省唯一的一家大规模种植杏鲍菇和茶树菇的食用菌基地”,王臣每说到基地的产品时,脸上都充满了难掩的自豪。

尽管如此,王臣深知产业发展的目的是变成终端产品的道理,于是他又开始研究食用菌的深加工。推广蘑菇宴,开发干品、真空制品,延长存贮时间,与高校联系开发蘑菇饮品,和外地客商联合将蘑菇做成薯片……石岘镇一个发展食用菌产业链成为他未来想要实现的梦。

在这个产业链里,食用菌种植、加工的每一个步骤都分工精细。木屑由统一供货商供货;菌棒由一个公司培育生产;农民购买培育好的菌棒进行生产;产品由统一收购商收购;再经过深加工后销往市场;废余的菌棒或加工成有机肥,或压缩后变成可燃烧的燃料,循环利用,无污染零排放,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农民生产无风险……

在王臣这个“蘑菇书记”的心中,石岘镇的这个“蘑菇致富梦”正在变成现实。

 
关键词: 食用菌 小蘑菇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放大字体  ]  [ 缩小字体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