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乡村产业振兴需在“土特产”三个字上下功夫,而“土特产”这一产业的萌芽往往受限于乡村薄弱的经济基础。近年来,伴随着帮扶政策落地见效,乡村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一批沾着乡土味道的特色品牌竞相涌现,提高附加值、走向深加工渐渐成为乡村产业发展共识。“百花齐放”之时,良莠不齐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一边仍有产业因为申请不到“项目”叫苦不迭,一边也有“巨婴”产业靠着项目“资金来就活,资金撤就倒”……下一步产业谁来扶、帮扶谁、怎样帮、扶向哪?摆在生产商、供应商、平台方面前的仍然是关乎乡村产业发展的生死之问。
回答发展之问,转变“等靠要”思想是基础。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帮扶成果更高效、更长远,平台方还需提高准入门槛,生产方与供应方更要自力更生,做到难以替代。
于项目发布者而言,项目是为挑选“潜力股”进行的扶持,项目准入门槛的设置,也成为激励各地乡村产业“跳起来”并“够一够”的靶子。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三部门指导下,中国供销集团所属中国供销电子商务公司建设和运营的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为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工作应运而生。以销带产,“832平台”通过开展“产业帮扶示范县”项目树立帮扶标杆,通过打造“832优选”品牌推动提高帮扶产品竞争力,通过开展“优选强基计划”“供应商扶优计划”等激励乡村产业向上向优发展……设标准、立榜样,推动乡村产业进入市场逐浪前行,让生产方有危机感与前进动力,也让帮扶更精准、更有力。
需要注意的是,产业帮扶的门槛不是“为设而设”的表面功夫。或是从持续深化拓展消费帮扶入手,通过优化运行机制和服务等方式提升帮扶实效;或是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从加强质量管理、品牌建设和宣传推介等工作切入,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利在长远的“活水”;或是搭建完善产销对接平台,让更多优质农副产品进入全国大市场……千方百计,皆为助力产业由弱向强转变,适应市场竞争。
另一边,产业发展是帮扶双方的共同奔赴,转变“等靠要”思想,生产端、供应端也要“跳起来”并“够一够”。项目资金是为雪中送炭,乡村产业若是无意生火,或是只求亮着火光,再多的好炭也无法让乡村产业真正红火。解决乡村产业发展难题,不能仅靠项目资金“输血”,生产方更要向着项目目标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为改变小圆枣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当地政府把小圆枣列入重点发展产业,在种植加工、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从电商寻找破局机遇。适逢“832平台”推进产业帮扶示范县项目,在“832平台”与喀什市政府合作统筹下,“喀什小圆枣”被选作“一县一品”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打造,“土特产”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生产方、供应方让自己成为看得见的“潜力股”,自成“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平台方让项目成为撬动产业变革的支点,双方共同奔赴,培植内生动力,乡村产业才有望乘风破浪,屹立市场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