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茶业发展势头较猛,形成了不同的茶产业,有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漳平水仙等,有“一县一品”之称。然而,产茶大省并非茶产业大省,面对劳动力成本增高、全球茶叶长期产大于销、资源利用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困境,福建茶产业做大做强面临着诸多挑战。
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福建
福建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区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创造了茶叶生产的先天优势。
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福建不仅生产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名茶和贡品,而且不断推出新茶类,现在生产的茶类包括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微发酵的白茶和再加工的花茶五大类。
“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福建”这句流行语,揭示了福建在茶业中的地位。福建早已成为我国最著名的茶叶产地、消费地、集散地和重要的茶文化传播地,茶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
2007年,全省乌龙茶产量达到9.71万吨,首次超过绿茶,成为第一大茶类。2010年,全省乌龙茶产量一共14.78万吨,占茶业总产量的54%。在全国乌龙茶市场中,福建的乌龙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全国乌龙茶产量为18万吨,福建占有82%的份额,占据绝对优势。以岩茶闻名的南平市拥有茶企业1800家,仅武夷山就有1200家茶企业、2000个茶叶品牌。
为了促进福建茶业发展,福建省制定了茶产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积极推动重点企业上市,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要以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为目标,以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牵涉面广、关联度大
安溪县是铁观音的主要产区,该县共有茶园面积60多万亩,全县超过8万户茶农种植茶叶,112万人口中有数十万人从事与茶相关的行业,茶业覆盖农业、加工业、机械工业、食品工业、包装工业、交通运输业、印刷业等各行各业。安溪茶业产值约占安溪县各产业总产值的2/3。
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还推动了茶叶机械化发展。政府部门开启了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通过设立茶叶机械化示范县,开展茶叶机械化示范区创建活动。“原本手工制作工序采青、摇青、炒青、包揉、烘干等走向电气化,加上包装、冷藏等,安溪的茶农、茶商都成了用电大户。”福建省茶叶机械化综合水平已达70%以上,茶叶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更是高达100%。
2013年,安溪供电公司预计投入3.49亿元用于电网建设,公司还特别成立“茶农用电党员服务队”,在茶季实行24小时全天候应急抢修服务,守护茶山“致富路”。
闽北一家工艺品公司是围绕茶叶延生出的企业,该公司主要制作竹茶盘,占据了全国同类产品市场六成以上,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今年,该公司又推出竹+木、木+石、竹+石+电器等多种组合的新茶盘,拥有丰富产品种类。
同样闽北还有一家公司通过提取茶洁素、茶多酚等茶元素,制作健康生态的母婴用护肤品、洗涤用品等,公司明年可实现10亿元产值。像这样围绕茶而“生”的企业有许多。
有诸多“文章”可作
本届“茶博会”参展品类广,除了传统的茶叶、茶具、茶工艺品、茶包装外,各类优质茶、茶饮料、茶食品、茶机械等新开发涉茶产品亦亮相“茶博会”,总计产品数超过6300种。也体现出茶行业的变化和追求。
安溪县近年来积极推进茶叶生产加强标准化,以及提高自动化、清洁化水平和质量安全防控能力,推进茶叶的深度加工、系列开发等领域。武夷山则大力发展茶叶养生休闲项目。目前,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在武夷山投资的生态疗养度假区项目也正在建设中,拟投资20亿元,占地800亩,设有中医养生会馆、彭祖中医药谷、旅游养老度假中心等。
福鼎市近年来先后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白茶研究中心”和“福鼎市中国白茶研发中心”,进一步加快茶叶深加工技术研究。
作为旅游城市,2012年武夷山旅游收入达150亿元,其中茶文化的旅游收入占比也在不断提高。今年1月~9月安溪全县接待境内外游客347万人次,增长13%,实现旅游收入38.1亿元,增长13.3%。
福州也在积极探索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2013年5月福州农工商集团与台湾南投县茶叶交流协会正式签署了关于深入推进两岸茶产业茶文化交流的合作协议,提出将在福州地区建设闽台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容包括在福州地区设立闽台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两岸文化博物馆、两岸特色产品展示专卖中心,引进台湾特色茶产品等。
需进一步整合与升级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福建虽然是产茶大省,但茶产业还明显存在“营销模式粗放、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手段不强”等问题。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从企业角度,就要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在茶树栽培生产与茶叶加工中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以及通过与农户组建合作社等方式取得生产加工原料;并通过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以明确各主体的责任。
从行业来说,应增强行业自律,促进企业间相互监督,形成良好、有序的竞争生态;通过企业间的重组、兼并,组建大企业,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茶产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通过发展茶叶深加工,品牌经营,实现茶产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政府的角度,包括由政府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等。
在10月中旬于安溪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暨2013泉州茶文化旅游节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有关人士表示,今后茶产业要上新台阶,不能放松“标准化”,尤其是茶叶的清洁化生产,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专家建议,应充分整合各项涉农资金,设立专项资金,积极引导茶农采用清洁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现代加工方式,确保茶叶质量。而打造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是做强茶产业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