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产品信息网欢迎您! |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投资有机农业:你不能不知道的十二个瓶颈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4-07-10  浏览次数:3433
核心提示: 目前投资有机农业的,大都是农业的门外汉。不可否认,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最高境界,其成本可以做到不比生态产品成本高。然而,发展有机农业,要突破十二个瓶颈。
    
    目前投资有机农业的,大都是农业的门外汉。不可否认,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最高境界,其成本可以做到不比生态产品成本高。然而,发展有机农业,要突破十二个瓶颈。

.技术瓶颈

确切地说: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真正的有机食品。因为:

真正的有机食品,需要有真正的有机农产品(原料)为基础。而要生产真正的有机农产品,需要有“合乎有机标准的土壤、肥料、环境(土地、水及空气)等等”。然而,现如今的生态环境(水、空气)、土壤的农药化肥污染,仅靠天然净化,不仅需要很长时间(闲置三年),而且也很难达到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

特别是有机肥料,在发达城市周边,要找到没有抗生素等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的畜禽粪便,以及无污染的有机质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没有有机肥料,就没有有机土壤(三年闲置后也难以持续);没有有机土壤,怎么会有有机植物?没有有机植物,哪来的有机饲料、有机农产品?没有有机饲料,又哪来的有机畜禽?

而有机技术还有另外一个死结:有机土地生产的粮食、蔬菜等,是要销售出去的,它们是不可能经过人的代谢,又回到有机土地上的。而有机种植要想持续高产,每年需要补充有机肥。这又怎么循环呢?

有机技术不发展,这些死结很难解开。

.土地瓶颈

通常来说,有机种植、有机养殖,需要很大的地块,否则没法与普通种植、普通养殖相隔离,而要在城市周边找到大的地块,一方面不容易(很多农民不愿放弃土地),另一方面租金也支付不起。比如,归原“有机牛奶”供不应求,要扩产,可“接壤的土地上农民都不愿卖地,而且出多少钱也不行,而另找稍远的地块,管理成本又大很多”。可见整块地确实很难办。

再者农业跟工业的发展有本质的差异,工业的发展规律,今天建厂,明天生产,后天就完全可以实现销售;而明天停产,后天就可搬迁。而农业不是这个概念,有机农业更有一个资源培育的过程。光从普通土地转换到达到有机生产标准,需要经历三年的时间,更不能频繁更换产地,光认证也做不起。

.环境瓶颈

要生产真正的有机蔬菜、有机粮食、有机水果等有机农产品,除了“只能使用有机肥、“有机”(无公害)农药外的自然农法以外,还必须要有无污染的土壤、空气、水等。

然而,在中国,水、空气、土壤的污染,仅靠天然净化(大自然自净化),很难达到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而且,目前的有机种植,对于空气的污染根本就没有治理。所以,现有的有机蔬菜、有机粮食、有机水果等,确切地说,也是算不得真正有机。

.肥料瓶颈

前面说了,有机技术还有另外一个死结,那就是:有机土地生产的粮食、蔬菜等,是要销售出去的,他们是不可能经过人的代谢,又回到有机土地上的。而这个死结打不开,不仅难以持续生产,而且不可能是有机的,特别最初的用量又怎么解决?

.种子瓶颈

农业是离不开种子、种畜的。而有机种子,目前还没有专业生产的。特别是种子包衣的时代。而用普通种子是不能做有机种植的,而有机养殖,除了猪的转换期较短以外,奶牛大约要九个月,蛋鸡要从出生做起。因此,第一年,是不能做有机种植的,充其量是做转换。

.资金瓶颈

其实,资金本来算不得瓶颈的。由于现代人已经开始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打着“优质、安全、生态、公平”旗帜的有机农产品消费潜力开始释放,因此,“有机农业”已经成为最受风险投资领域关注的投资热点之一。

2006年,国际最大的风险投资“红杉资本”向来自福建的蔬菜生产企业利农集团投下500万美元,资本由此高歌挺进农业领域。2010年,投资进入了高峰。青云创投和其他投资机构联合给上海多利农庄投资1000万美元。2011年年初,业界就传出消息——联想控股有意与成都共同发展现代农业。据悉目前共有12个农业投资项目正在洽谈。与联想一样,“地产大佬”万达的王建林,在北京西北延庆县有近一万亩的农田,要打造有机蔬菜基地。

此外还有汇源的朱新礼、西子电梯的王水福、浙江绿城集团的董事长宋卫平。再加上丁磊养猪(养猪4年,坦承高估自己)、刘强东种米、陈一舟养兔子。生态有机农业不缺资金可见一斑。这还没有算上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

然而,有机农业技术上的不成熟,已经使有机农产品生产变成了一个烧钱的产业,加上有机农业最重要的特质“慢”(不上化肥,果蔬长得慢;不用农药,草、虫除得慢;不吃饲料,奶牛下奶慢,跟着就是一系列的:创收慢、增长慢、盈利慢),三五年都在亏钱(也不保证以后就赚钱),因此也只能使资本大佬们持钱兴叹,看不到希望。

.品相瓶颈

目前,“有机蔬菜”都是以不用农药来做卖点。因此,有虫眼就成了卖点,而越是品相不好的,越想好卖。然而,蔬菜自选的结果就是,损失很大。而实际上,有虫眼的蔬菜,还有看不见的虫卵——不用农药就是这个结果。

.用药瓶颈

现在,在各种化学物组合中,农药被认为是偷偷杀死大脑细胞的主要凶手。而目前的有机种植,很难突破用药瓶颈。

不用药,有虫长得慢、品相难看,用药,难过检验这一关。因此,“聪明的做法”是,前期用药,后期不用(白菜、甘蓝);不是一次收获的,就开始冒险(黄瓜、西红柿)。

.人才瓶颈

有机农业,不用农药、要用无污染的土地,因此病虫害控制、土壤改良似乎就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要懂生物学。接下来还要学销售、建物流、懂顾客,更要懂管理。可是,这些全都都了解的人实在太少了。

另外一方面是和外围的合作,比如跟当地农民合作,和基地合作,需要对他们进行有机农业理念的导入,对方要认可企业的理念、思路,也要明白他们如何从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一些甜头,感受到发展潜力,这对于大规模有机农业来说,当然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做。然而真正能做出有机农产品的人有吗?

.监管瓶颈

有机农业,要想做成品牌、做成百年老店,产品质量是最大的关键点。然而,目前的所谓有机农庄,连起码的操守都很难坚守。商超里的有机产品,农药超标几乎一检一个准,而这只是按照普通农产品的方式检验。

十一.成本瓶颈

真正的有机食品成本高,这几乎是一种普遍认识。而目前那些做有机的,不知是工艺不行,还是故意吓唬别人,把有机农业整得像个无底洞。当然,他们是需要高价租地、高价雇工(纯人力,一亩地六次除草就2000元)、高价的肥料。但问题并不在这里。事实上,成本高,是因为三年的生态修复期基本没有收益。再加上认证的费用、物流的投入(远),成本才会居高不下。而关键还在于产业链没发生作用、做不出真正有机。

十二.价格瓶颈

有机农产品鱼龙混杂、价格混乱。价格太低(有机西芹1元),让人不敢购买;而价格过高,公众消费不起。

  实际上,投资农业就两个瓶颈,一个技术瓶颈、一个模式瓶颈。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放大字体  ]  [ 缩小字体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