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产品信息网欢迎您! |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传奇”是如何实现的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9-08-19  浏览次数:425
核心提示:

从8亿人吃不饱,到近14亿人吃不完,以占世界9%的耕地、6.4%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人口,这就是曾被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赞誉的“世界粮食故事里的中国传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成功攻克了粮食短缺的千年难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158亿斤,比1949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6%,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回首这70年,“中国传奇”是如何实现的?“大国粮仓”又是怎样铸造的?请看权威专家解读——

水稻——“稻”路引领世界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程式华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60%以上的居民以稻米为主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稻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至2018年全国水稻栽插面积4.53亿亩,平均亩产为468.5公斤,总产达到21213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17.4%、271.8%和336.1%。我国的稻米产业已从温饱型迈向优质安全型。

70年来,我国水稻在种植面积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单产和总产得以数倍增加,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一批原创性、突破性科技成果加快了水稻产业的发展。

育种革命推动我国水稻单产不断创出新高,引领了我国水稻屹立于世界之巅。上世纪50年代,我国普及了高秆良种,但总体上看,高秆品种易倒伏、施肥受限、单产较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黄耀祥为代表的一批水稻科技工作者,早于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展了水稻矮化育种研究并取得了突破,通过利用“矮仔占”中的半矮秆基因sd1,育成了“广场矮”“珍珠矮”等一批综合性状良好的高产矮秆抗倒品种,品种耐肥性、抗病性、耐密性大大提高,这些半矮秆品种的单产潜力比原有高秆品种增加30%左右,带动全国水稻单产提高15%-20%,实现了我国水稻单产的第一次飞跃。

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发现雄花败育的普通野生稻。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杂交水稻品种的单产潜力比常规矮秆品种可增加30%左右,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带动全国水稻单产再提高15%-20%,实现了我国水稻单产的第二次飞跃。

1996年,原农业部正式启动旨在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目,明确“超级稻”是通过理想株型塑造与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培育的单产大幅度提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强的新型水稻品种,“超级稻”百亩示范的平均亩产先后突破了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大关,推动了全国水稻平均亩产跃上460公斤平台。

良田、良制、良法释放品种产量潜力,共同促进我国水稻单产提高、品质提升和效益增加。水稻育种技术的突破推动了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水利灌溉、耕作栽培等技术不断进步。“良田、良制、良种、良法”配套带动水稻产量不断提高。

高产栽培一直是栽培技术发展的核心,上世纪60年代,针对矮秆品种株高变矮、耐肥抗倒性提高、增穗增产潜力提高的特点,提出了以“增密、增肥、增穗”为主导的技术措施;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稀少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内容是大幅度降低秧田播种量,培育分蘖壮秧;大幅度降低本田用种量,减少抽秧本数;减少基面肥用量,增加中后期肥料比重;提早搁田,多次轻搁,干干湿湿灌溉,以水调气。上世纪80年代,针对杂交稻分蘖力强、根系发达、叶面积大、生物量高及大穗优势,在栽培技术上提出了“稀播育壮秧、稀植促大穗,大幅提高杂交稻群体生长量和产量”的目标;根据“超级稻”高产形成规律,提出了“前期早发够穗苗、中期壮秆扩库容、后期保源促充实”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及“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程”的“三定”栽培法。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水稻抛秧、免耕抛秧、人工直播、机插秧等轻简化栽培技术,“稻鸭共育”等保优栽培、清洁生产技术,以及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全面发展,对促进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麦——精耕一年两熟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肖世和

据国家统计局公报,2019年我国夏收小麦面积比上年减少1.8%,单产增加2.1%,总产量1.3亿吨,品质有所提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我国小麦总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总产量1.3亿吨,总面积比印度、俄罗斯分别低19.8%和10.9%,单产分别高69.8%和75.5%,也比小麦出口大国美国、加拿大的小麦单产分别高75.5%和65.2%。欧洲国家的小麦单产一般高于我国,但一年一熟,而我国冬小麦收获后还分别种植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秋收作物,一年两熟。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小麦生产已步入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小麦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主要经历了3个大的发展阶段。

1949年-1969年的恢复性增长阶段。主要依靠扩大面积提高产量,抗病品种则在提高单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0年前后曾经历了严重的生产滑坡,随着政策调整得以恢复,并缓慢增长。收获面积、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分别由1950年的2280万公顷、0.14亿吨和645公斤/公顷提高到1969年的2516万公顷、0.27亿吨和1084公斤/公顷。

1970年-1997年的快速增产阶段。国务院1970年召开北方农业工作会议后,大力发展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灌溉设施、增产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为小麦增产提供了物质保障。半矮秆高产早熟新品种、高产栽培新技术也促进了小麦单产提高。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各项惠农政策和技术调整,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稳定了小麦种植面积,成倍提高了单产。分别由1970年的2546万公顷、1146公斤/公顷提高到1997年的3006万公顷、4102公斤/公顷,面积增长了18%,单产提高了2.6倍。总产量达1.23亿吨,增产324%。过去严重短缺的小麦,首次进入到数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阶段。

1998年-2019年的结构调整阶段。特点是面积下降、生产能力提高。针对过去粮食增产导向进行的种植结构调整,使小麦播种面积大幅下降,至2004年全国小麦收获面积仅2163万公顷,低于1950年。2007年以后逐渐恢复并稳定在2400万公顷左右,仍比最高的1991年减少了约700万公顷。依靠各项惠农政策,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广新品种、新设备和新技术,黄淮冬麦区小麦平均单产增长到6吨/公顷,全国总产量稳定提高到1.3亿吨水平,高于同期全国小麦消费量。小麦主产区集中到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约占全国小麦面积的70%、总产量的80%。小麦品种实现国产自育化,种业市值超过160亿元。小麦跨区机收蔚为壮观,主产区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过去曾严重影响主产区小麦生产的旱灾已不再为害,曾是毁灭性灾害的条锈病目前已连年有病无灾。对近年来爆发的赤霉病,设立了“耕作技术压低菌量、培育良种增强抗性、准确测报及时防治、改良药剂提高防效、加工脱毒安全粮食”5道综合防线,使其成为生产可控因素。各种小麦生产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小麦产业生力军,同时出现了一二三产融合,集种植、收储、加工、分销于一体的小麦生产经营新业态。

玉米——绿色高效跨越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李新海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与工业原料作物。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玉米科技发展取得开创性进展,品种选育、栽培耕作、病虫防控、农业机械等技术快速进步,显著提升了我国玉米综合生产与供给能力。

优良新品种选育成效显著。70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先后经历了优良农家品种筛选、双交种、单交种等发展阶段,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分子育种等技术不断升级,形成了自主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以“中单2号”“丹玉13”“掖单13”“农大108”“郑单958”等为代表的主栽品种,引领了我国玉米生产品种5-6次更新换代。“中单2号”是我国由双交种向单交种转变进程中的里程碑代表品种,持续推广时间20年以上;“掖单13”开创了紧凑型育种的先例;“郑单958”具有高产稳产、耐密优质、多抗广适特性,连续15年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近年来,耐密、抗逆、优质、宜机收品种成为育种的主导方向,带动新时代玉米生产发展。

精准栽培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70年来,玉米栽培与施肥理论、关键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新中国成立初期,玉米种植密度低、栽培管理技术落后,亩产量不足100公斤。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合成氨技术发展,化肥投入促进了玉米产量大幅提升。2006年玉米高产创建和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启动,创造了“万亩田”1229.8公斤/亩的全国高产纪录,带动全国玉米单产水平的提升。2015年“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启动,创新了一批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为发展绿色、高产、高效玉米生产之路奠定基础。

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支撑安全生产。70年来,我国玉米病虫草害防控技术体系实现了从单一防控到综合防控,从化学防控到绿色防控的历史性飞跃。上世纪50-60年代,建立了有机氯农药防治玉米螟技术;70-80年代初,以单一病虫防控为主,形成有机磷化学防治、白僵菌和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体系;80-90年代,建立了玉米螟发生量预测和玉米大、小斑病生理分化监测体系,推广了以抗性品种、新型化学农药和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本世纪以来,建立了以病虫害发生精准监测预警为基础,前移防控、农药减量、绿色防控为支撑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高效精准机械化实现跨越发展。70年来,我国玉米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玉米生产完全依赖人工作业;1959年,玉米机械化开始起步;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和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开始实施,玉米机械化才得以较快发展;2007年,机播率60%,机收率7%;2017年,机播率85%,机收率71%,形成了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等完善的农机装备体系。

纵观70年来我国玉米的发展经验,一是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建立现代玉米科技创新体系。2007年,原农业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科研到生产一线的互动式玉米科研与应用系统。依照科技创新规律、合理配置资源、稳定提供经费支持,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产学研结合的规范化管理运行机制。二是集成综合解决方案,助力玉米生产。“十二五”以来,通过有效配置多学科融合的科技创新力量开展协作攻关,研创出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模式,连续多年在我国四大主产区大面积示范与应用,推动了我国玉米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

大豆——稳守经济大盘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韩天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豆产业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就,对促进大豆产量与品质持续提升、保证大豆产业健康发展、满足食用大豆供给、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豆生产稳步发展,保证了食用大豆安全供给。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豆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在粮食播种面积中的比重波动较大。2018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40万公顷,与1949年的831.9万公顷相比基本持平,大豆总产量由1949年的509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580万吨,增幅达210.4%。尽管主产区向非适宜区转移,但亩产仍由1949年的40.7公斤提升到2018年的125.4公斤,提高208.1%。在面临进口大豆冲击和国内高产作物竞争的严峻市场环境下,国产大豆规模基本稳定,守住了食用大豆完全自给的红线。

种质资源挖掘与育种技术创新推动了大豆品种更新换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保护力度。目前,国家种质库收集和保存栽培大豆31432份,野生大豆9684份,数量均居世界第一。同时,构建了中国大豆核心资源库,筛选出一批特异资源,创造出一批优异种质。在大豆生育期、产量、抗病性、抗虫性、耐盐性、耐旱性、养分高效利用等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和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进展,基础研究产出总量居世界前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培育出大豆品种2600多个,完成了5-6次品种更新换代。

耕作栽培技术创新构筑绿色、高产、高效综合技术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力研究和利用合理密植技术、精播技术、合理施肥技术、土壤耕作技术、间套复种等栽培技术,实现了大豆“增产、提质、增效”。其中,东北地区研发的“垄三”栽培技术协调了土、肥、水关系,构建了合理群体,对我国东北中北部大豆栽培技术水平提升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垄三”栽培技术基础上演进出的“大垄密”“深窄密”等模式进一步满足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技术需求;集“米豆轮作、障碍土壤改良、培肥”于一体的区域地力提升技术模式实现了玉米、大豆均衡持续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创新保证了大豆生产安全。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逐步引进、研发和应用除草剂,使化学除草成为减少人工作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对大豆灰斑病、花叶病毒病、胞囊线虫病、疫霉根腐病等重大病害抗性规律的研究以及抗性资源的筛选和利用,有力推动了抗病品种的选育,减轻了病害损失。

大豆生产机械化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豆生产中耕翻、播种、管理、收获等环节均以人工或畜力为主,生产效率低、技术到位率差,严重影响大豆产业的发展。随着机械动力及农机具迅速更新,精量播种、合理密植、精准施药、低损收获等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加工技术进步提升大豆产业整体效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豆加工以传统手段生产豆制品为主。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大豆消费量迅速攀升,大豆加工规模快速扩大。目前,世界单厂产能180万吨/年以上的12家企业中有6家是中国企业。在植物油料生物加工与利用技术领域,创立了以生物酶法解离油脂与蛋白为代表的新一代植物油料加工技术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放大字体  ]  [ 缩小字体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