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产品信息网欢迎您! |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洛阳:绿色兴农,让生产方式“量”转“质”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9-08-31  浏览次数:409
核心提示: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强化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实施农业节水行动,推进种植业清洁生产和秸秆综合利用,推动养殖业生态化发展,加大土壤修复力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农业绿色发展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强化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实施农业节水行动,推进种植业清洁生产和秸秆综合利用,推动养殖业生态化发展,加大土壤修复力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绿色兴农,是产业兴旺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绿色就要有可持续性,不能竭泽而渔。实践证明,农村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农业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会大打折扣。

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指出,要聚焦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种植:节水节肥降本增效

时下,崤山南麓,洛宁县上戈镇漫山遍野的苹果林起起伏伏、郁郁葱葱。作为传统苹果优势产区,这些年,一大批现代果业示范园不断涌现,并逐渐告别粗放生产方式,推广水肥一体滴灌系统,实现了绿色高效栽培。

在伊川县鸦岭镇富硒红薯科技示范园,绿色生产方式也全面推行。“以前老百姓种地随大流,化肥农药别人用啥他用啥。现在,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科学使用,更省钱,更高效。”河南科技大学红薯栽培专家侯文邦说。

长期以来,农业灌溉习惯于大水漫灌,化肥农药的使用也陷入了恶性循环——为了增产,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地贫瘠板结,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化肥;为防治病虫害,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农药。

如今,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下,水肥一体、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业园区。

按照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我市将大力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行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到2022年,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20万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在9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

养殖:资源利用循环发展

玉米秸秆青贮后作饲料养殖奶牛;牛粪经发酵转化为沼气能源,用于生产生活;沼液、沼渣作有机肥,种植有机果蔬……

在洛阳生生乳业农牧庄园,“秸秆青贮—奶牛养殖—沼气工程—清洁能源—有机肥—无公害果蔬种植—观光农业”的循环农业发展之路,让秸秆、畜禽粪污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重价值。

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生生乳业养殖奶牛2000多头,解决了牧场周围万亩土地的秸秆利用难题,配建的大型沼气工程可满足附近村庄200多户居民生活用气需求,沼液和沼渣也全部用于有机果品种植。

畜牧业品类多、规模大、链条长,是我市农村的基础性、支撑性产业。过去,大量畜禽粪污未得到有效利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下一步,我市将着力推动养殖业生态化发展,积极实施伊川、宜阳等养殖大县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推广规模化养殖场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净污道分离“三分离”和沼气池、无害化处理设施“两配套”,大力发展有机肥产业。到2022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在98%以上。

土壤:提升质量保护生态

土壤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土壤环境是保障舌尖上安全的源头关键。当前,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部分区域也存在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下一步,我市将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深入实施净土行动,扎实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污染源管控、未污染土壤保护、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全覆盖,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此外,作为矿产资源大市,长期的采矿,也导致了部分农村地区土壤污染和植被破坏。近年,在新安、栾川、嵩县等地,当地大力推进新一轮矿山复垦复绿,着力解决生态环境历史欠账问题,让一座座废弃矿山变成了绿色家园。

按照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我市将强力推进矿山修复,到2020年,全市裸露矿山治理率在80%以上,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标准;到2022年,裸露矿山治理率达到10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放大字体  ]  [ 缩小字体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