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重大制度创新之后,中央部署的又一项管长远、管全局的重大改革。河南省采取“总体部署、试点推进、先行试点、全面展开”的实施路径推进工作, 2015年开始先行试点,2018年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2019年5月开展整省试点,截至9月底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居)30373个,占比47.8%,预计今年12月底前60%以上行政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作为试点县(区),获嘉县、华龙区、新县三地大胆探索,纷纷实现了“闲置资源盘活、集体经济壮大、群众稳定增收”的喜人变化。获嘉全县50%以上的村年均收入已达10万元;华龙区去年7个村分红900多万元;新县不但摘掉了贫困帽,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2万元以上,最高的超过80万元。与此同时,这些地方还各显身手,探索出了不少改革经验。
推进改革就要敢啃“硬骨头”。 集体资产低价流转、廉价租赁甚至久占为业是清产核资环节最大的难题。
低效资产怎么清?获嘉县县委书记王永记分享了经验:获嘉县突出清理规范不合理合同这个重点,通过党员干部带头、乡贤说服引导、村民公开评议、依法依规处理、扫黑除恶震慑等多种方式,帮基层破题造势,为乡村支招撑腰,先后清理不合理合同658份,其中涉及土地6200余亩、金额2100余万元。
“不仅厘清了家底,增加了集体收入,更为关键的是理顺了群众情绪、营造了公正风气,为借改革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夯实了坚实基础。”王永记说。
清产核资完成后,农村大量资产如何管理?濮阳华龙区区委书记刘洪浩介绍,华龙区探索创新了农村集体资产“三管、二审、一监控”有效监管机制,完善了10项监管制度、4项管理职责、7项监管流程,建设了农村集体资产监管网络平台,为每个村配备查询一体机,开发手机APP,村民输入身份证号或扫描二维码可进行查询,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全方位的管理。
截至目前,华龙区9个乡镇(办)59个村的农村集体资产实现了统一监管,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怎么定?信阳市新县在清产定人上突出群众主体,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为民做主但不替民做主。在“清产核资”上,实行“三查三议”,即查原始档案、查“三资”台账、查资产现场,“两委”初议、党员评议、群众决议。在成员界定上,明确“八进五不进”,就是8类人员取得成员资格、5类人员丧失资格。
“正是因为过程让群众参与、结果受群众监督,新县的改革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上访事件。全县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3万人,集体资产由改革之前的1.36亿增长到14.4亿元。”县委书记吕旅说。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结果,河南省有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村占31.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在全省范围内分年度扶持5000个左右行政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扶持政策。落实好支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契税、印花税政策,用好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形成的资产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政策,研究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薛玉森说。